朱德(1886年-1976),字玉阶,原名朱代珍,曾用名朱建德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和军事家,中国 、中国人民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。
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。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,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。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。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。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,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。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,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。
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,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。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,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 人,加入中国 。曾在德国格丁根市一所大学里留学。1925年年内返回柏林,当选为中国 驻德支部执行委员,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 逮捕,并被驱逐出境。1925年7月到苏联学习军事。1926年夏回国,受 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。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,培训革命军事干部。
1927年7月之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,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,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。起义军南下广东后,主力在潮汕地区被 军队击败,他率领余部转至湖南南部,发动农民起义,建立苏维埃政权。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,同 领导的部队会合;随即成立工农革命军(不久改称红军)第四军,任军长, 任党代表。他和 指挥部队多次战胜 军的“进剿”、“会剿”,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。1929年1月和 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进军,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。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之一方面军总司令、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。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成立,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。他先后同 、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战胜了 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军事“围剿”。
1934年1月在 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。1934年10月参加长征。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(即遵义会议)上,支持 的正确主张。长征途中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分裂 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。
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(不久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),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,协同 军队对日作战,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,尔后指挥八路军各部深入敌后,开展游击战争,建立和扩大了许多抗日根据地。曾先后兼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,指挥所辖部分 军队与八路军共同作战,维护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。1940年5月返回延安,提出“南泥湾政策”,开展大生产运动,以打破 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。1945年4-6月在中国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《论解放区战场》的军事报告。在 七届一中全会上,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,中央书记处书记。在解放战争中,任中国人民 总司令。1947年3月同 等组成 中央工作委员会,到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。他亲临华北前线指导作战,取得了清风店、石家庄战役的胜利,开创了攻克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。在战略决战阶段,他协助 组织和指挥了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。1949年4月和 一起发布中国人民 渡长江南下的作战命令,最后推翻了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。
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,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,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合人民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关于带兵、练兵、养兵、用兵等重大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。在中国红军初创时期,他同 共同总结了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的十六字诀,成为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指导原则。以后又写了许多军事论文,论述运动战、山地战、隘路战、遭遇战、追击战、袭击战、攻坚战、歼灭战等战术思想,对 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,任中央人民 副主席, 总司令,在1954年9月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,在第二、三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。在1956年9月 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,并任 中央副主席、中央军委副主席。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。他是以 为核心的 之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。参与制定党的路线、方针和政策。他极其关心并积极主张加强中国人民 的现代化、正规化建设,及时提出一系列正确的建军方针和原则,对陆、海、空和装甲兵、炮兵等诸军兵种的建设和发展,对军事院校工作和培养现代军事人才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。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,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调查研究,对发展工业、矿业、农业、商业、外贸、财政、交通等项事业,都提出过不少中肯的意见和重要的主张。他一贯主张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实行多种经营方式,主张勤俭建国、勤俭持家。对于经济建设中“左”的错误,提出纠正意见。建国初期,兼任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,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,维护党的组织纪律,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,保持党的优良作风,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。他还多次出国访问、会见外国领导人,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。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他曾遭到林彪、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,但受到 的保护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朱德常常一人独坐,很少说话。看到中央和地方许多领导干部被打倒,他内心十分苦闷。很快,朱德也受到冲击,文件被停发,保健医生被调走,行动也受到限制。红卫兵还要揪斗他, 在一次会议上说,朱毛红军,“朱毛”分不开,我要保他,朱德才免遭大难。1968年7月,康生抄录的八届中央委员名单,朱德被列入有错误或历史上需要考查的一类。1969年在 九大上,朱德多次被批斗。10月,朱德被疏散到广州从化,1970年8月,回到北京。
1973年12月21日, 在中央军委会议上,看见朱德走过来,与他握手,说老总啊,你好吗。人家讲你是黑司令,我总是批他们。我说是红司令,这不是红了吗。朱德流泪了,这是他多年来之一次流泪。
1976年1月8日,周恩来逝世。因为朱德刚出院,工作人员没有告诉他。晚上7时,朱德从电视新闻中看到,立刻老泪纵横。1月11日,在去周恩来灵堂的路上,朱德一直流泪。路上,他就把帽子摘下来。到灵堂后,朱德缓步走到周恩来遗体前,又戴上帽子,敬了最后一个军礼。回到家,朱德一句话也不说,饭也吃得极少,许多天心情一直很沉重。周恩来追悼会那天,朱德还要去,但由于几天彻夜流泪,身体过分虚弱,两条腿怎么也上不去车,只得从电视上看着灵车经过十里长街。
此后,朱德的健康状况继续下降,睡眠很少,但他仍带病开会,会见外宾,找人谈话。他常常在办公室一坐就是半天,再三催促他才离开。孩子们劝他,您已经90高龄了,这样工作会吃不消。朱德说,总理去世了,毛主席身体也不大好,我应该更多地做些工作。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,朱德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,一年半的时间,接受国书仪式就达40多次,还要代国家主席会见来访的各国元首。就在朱德去世前半年,仍承担了几十次外事活动。
1976年6月21日,朱德到人民大会堂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•弗雷泽。本来他的身体就不好,医生劝他不要去,朱德吃了药,坚持要去。没想到会见因故推迟,朱德在冷气房间等了近一个小时,感冒了。6月23日病情加重,6月25日医生会诊,建议立即住院。6月26日朱德住进北京医院。他与国务院副总理 作了最后一次谈话,说还是要抓生产。哪有社会主义不抓生产的道理呢。朱德向医生提出下午要接受外国驻华使馆递交国书。医生坚决阻止,直到秘书告诉他外事部门已另作安排,他才放下心来。朱德的病情发展很快,7月1日急剧恶化。高烧不退,除肺炎外,并发肠胃炎和肾病,还有心衰。糖尿病等多种病症,连说话都十分困难,医生要他绝对安静。但朱德一大早便把秘书叫去,说今天报纸发表七一社论了吧。拿来读读。还提出要听文件,秘书含泪躲开,朱德断断续续地低声说,我还能做事……要工作……革命到底。生命垂危之际,朱德嘱夫人康克清把2万余元存款交了党费。7月2日,朱德的病情更加严重,长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7月6日15时1分,朱德在北京医院逝世。送灵那天,从北京医院出口到八宝山的马路两侧,挤满了戴黑纱白花的群众。朱德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一室,骨灰盒编号101。
推荐阅读